紙漿脫水機
在造紙工業中,紙漿脫水是至關重要的環節,直接影響紙張質量與生產成本。螺旋壓榨機憑借高效、節能等特性,成為紙漿脫水的常用設備。下面詳細介紹其處理紙漿脫水的工藝流程與方法。
螺旋壓榨機工作原理
螺旋壓榨機主要由進料裝置、螺旋軸、篩網、出料裝置及驅動系統構成。紙漿通過進料裝置進入壓榨機,在螺旋軸的推動下沿軸向移動。螺旋軸的螺距從進料端至出料端逐漸變小,而直徑逐漸增大,這使得紙漿在移動過程中所受擠壓力不斷增大。在強大的擠壓力作用下,紙漿中的水分透過篩網排出,實現固液分離,脫水后的紙漿從出料裝置排出。
紙漿脫水前的預處理
1、碎漿與篩選:原始紙漿原料可能含有未完全分散的纖維團、雜質等。首先通過碎漿機將紙漿原料充分打碎,使其成為均勻的纖維懸浮液。接著,利用振動篩或壓力篩等篩選設備,去除紙漿中的粗大雜質,如木屑、塑料片等,防止這些雜質損壞螺旋壓榨機的篩網和螺旋軸,同時確保后續脫水效果的穩定性。
2、調節濃度:合適的紙漿濃度對螺旋壓榨機的脫水效率至關重要。一般來說,進入螺旋壓榨機的紙漿濃度需控制在一定范圍內。若紙漿濃度過低,會增加螺旋壓榨機的處理負荷,降低脫水效率;若濃度過高,則可能導致紙漿在螺旋壓榨機內分布不均勻,影響脫水效果。通過添加清水或濃縮紙漿的方式,將紙漿濃度調節至適宜范圍,通常為 3%-8%。
螺旋壓榨機處理紙漿脫水的工藝流程
1、進料階段:經過預處理的紙漿由進料泵輸送至螺旋壓榨機的進料裝置。進料泵的流量需根據螺旋壓榨機的處理能力進行精確控制,確保紙漿能夠均勻、穩定地進入壓榨機。在進料過程中,要避免紙漿出現堆積或斷流現象,以免影響脫水效果和設備的正常運行。
2、壓榨階段:紙漿進入螺旋壓榨機后,在螺旋軸的推動下,開始沿著篩網向前移動。隨著螺距的變小和螺旋軸直徑的增大,紙漿所受的擠壓力逐漸增大。在這個過程中,大部分水分被擠出,透過篩網排出。壓榨過程中,可通過調整螺旋軸的轉速和出料口的間隙來控制擠壓力的大小。對于不同類型的紙漿,如木漿、草漿等,需要根據其特性調整擠壓力,以達到*佳的脫水效果。
3、出料階段:經過充分壓榨脫水后的紙漿從出料裝置排出。此時的紙漿含水率已大幅降低,可根據后續生產需求,進一步加工處理。排出的紙漿可直接用于抄紙工序,或進行干燥、打包等后續處理。
紙漿脫水機操作要點與注意事項
1、設備維護:定期檢查螺旋壓榨機的螺旋軸、篩網等關鍵部件的磨損情況。螺旋軸在長期的高壓力運轉下,可能會出現磨損、變形等問題,需及時修復或更換。篩網若出現破損,會導致脫水效果下降,應定期檢查并及時更換損壞的篩網。同時,要保證設備各潤滑點的潤滑良好,定期添加潤滑油,減少設備的磨損,延長設備使用壽命。
2、參數調整:根據紙漿的種類、濃度以及所需的脫水程度,靈活調整螺旋壓榨機的操作參數。例如,對于纖維較長、質地較硬的木漿,可能需要較大的擠壓力,可適當提高螺旋軸的轉速和減小出料口間隙;而對于纖維較短、質地較軟的草漿,則需要適當降低擠壓力,避免過度壓榨導致纖維受損。在生產過程中,要密切關注設備的運行情況和脫水效果,及時調整參數,確保設備始終處于*佳運行狀態。
3、安全操作:操作人員在設備運行過程中,要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。避免在設備運行時進行清理、維修等操作,防止發生意外事故。同時,要確保設備的防護裝置完好無損,如皮帶防護罩、緊急制動裝置等,為操作人員提供安全保障。
脫水后紙漿的質量控制
1、含水率檢測:定期對脫水后紙漿的含水率進行檢測,確保其符合生產要求。含水率過高會影響紙張的強度和干燥效率,而過低則可能導致紙漿脆化,影響紙張的柔韌性。通過檢測結果,及時調整螺旋壓榨機的操作參數,保證紙漿含水率的穩定性。
2、纖維損傷評估:過度壓榨可能會導致紙漿纖維受損,影響紙張的質量。因此,需要定期對脫水后的紙漿進行纖維損傷評估,可通過顯微鏡觀察纖維形態、測定纖維長度等方法進行評估。若發現纖維損傷嚴重,需調整螺旋壓榨機的擠壓力和操作方式,以減少對纖維的損傷。
總之,螺旋壓榨機在紙漿脫水工藝中發揮著重要作用。通過合理的預處理、精確的工藝流程控制以及嚴格的操作管理,能夠實現高效、穩定的紙漿脫水,為造紙工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持。造紙企業應不斷優化螺旋壓榨機的應用,提高紙漿脫水效果,降低生產成本,提升產品競爭力。